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的重要性
针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携带监测仪器到现场的方式对异动信号进行收集,获取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信息。但由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偶然性,以及部分地区恶劣的地形环境等因素,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无法保证时效性。因此,建立实时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能实现精细化监测、提升预警能力,降低因灾伤亡和损失。更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动化监测常见的破坏形式
水库大坝作为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建筑,面临着许多病害的威胁,一旦出现问题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除了蓄水引发的水库地动外,渗透破坏是平原区水库发生破坏的主要形式,从渗透破坏发生机理的角度将渗透破坏形式分为流土、管涌、接触流土、接触冲刷四种类型。而建立在粘土上的水库大坝,四种渗透破坏形式均有可能发生,汛期更易造成决口,后果十分严重,且不易察觉,给防范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混凝土拱坝安全监测
拱坝是一种建筑在峡谷中的拦水坝,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两端紧贴着峡谷壁,是在平面上呈拱形并在结构上起拱的作用的坝。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借助拱的作用将水压力的全部或部分传给河谷两岸的基岩,拱坝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与重力坝相比,在水压力作用下坝体的稳定不需要依靠本身的重量来维持,主要是利用拱端基岩的反作用来支撑。拱圈截面上主要承受轴向反力,可充分利用筑坝材料的强度。拱坝的水平剖面由曲线形拱构成,两端支撑在两岸基岩上。竖直剖面呈悬臂梁形式,底部座落在河床或两岸基岩上。拱坝一般依靠拱的作用,即利用两端拱座的反力,同时还依靠自重维持坝体的稳定。拱坝的结构作用可视为两个系统,即水平拱和竖直梁系统。水荷载及温度荷载等由此二系统共同承担。
自动化监测系统
有关资料表明,大坝坝基由于渗透发生变形对大坝造成严重危害的占38%,而我国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渗漏而产生变形造成坝基或坝体毁坏的占56%。另外,由于填料颗粒间粘结力小且存在孔隙,受力后易产生沉降和脱空及裂缝,也是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因素。因此土石坝的运行期安全监测及维护管理较混凝土坝更为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