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铸铁T型槽平台  滤芯  堆垛  耐磨衬板  水口  分解  向上金品  铸铁平台  求购ACF  技术有限公司 

【金融头条】2022开年降息意味:宽松通道打开 企业感受两重天 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周慧敏最爱的歌词

   日期:2023-10-21     浏览:25    评论:0    
核心提示: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1月20日,路建卫灵敏地感受到了贷款利率参考指标的下调。 “现在贷款利率不高,是基础利率,以前3.85%,现在是3.7%。”作为常州强龙富安建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路建卫告诉经济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1月20日,路建卫灵敏地感受到了贷款利率参考指标的下调。

“现在贷款利率不高,是基础利率,以前3.85%,现在是3.7%。”作为常州强龙富安建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路建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他获得贷款利率的情况。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报价显示,1年期LPR报3.7%,上月为3.8%;5年期LPR报4.6%,上月为4.65%。

LPR是参与报价的银行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是目前银行给贷款定价的参考利率。LPR的下调,关乎贷款人在银行获得资金的利息高低。路建卫很关注金融政策、贷款利率相关的动态,他告诉记者,他的企业流水好一些,融资比较顺畅。需要的时候会向银行贷款,他自己也会控制好公司负债率。

与路建卫不同的是,西北地区一家农业公司董事长则告诉记者,他感觉到现在融资渠道并不便利,公司有资金需求,但拿到资金并不容易。公司在当地一家股份行有贷款,贷款利率是年化7.6%,再加上1%的担保费用,资金成本合计到8.6%。

近期,货币政策层面再次迎来宽松,不仅有政策高层“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的表态,更有中期借贷便利(MLF)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双双下调。

不少学者由此判断,中国有望进入新一轮扩张性的金融周期。记者采访华南、华东及中部的银行高管,获得的回应是,2022年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更有股份行地方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预计该分行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比以往10年来以都要多。

不过,政策宽松预期下,资金通过银行流向何方?企业对于贷款的获得感及资金成本感受是怎样的?一方面是银行“投放压力很大”,面临“资产荒”;一方面是有些领域的企业还未被金融政策惠及——仍觉得“融资贵、融资难”;这到底怎么了?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何解?各方该如何真正合力激发市场的有效需求?

“投放压力很大”

从宏观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信贷投放情况有所差异,中部地区某股份行的高管表示,鉴于当地的招商引资力度,2021年该分行的贷款较上年有新增,整体结果还算理想。相比之下,该地区其他几家股份行的业绩则比较一般。

展开全文

这位股份行高管给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了当地的几家银行的竞争情况:除了国有银行,股份行中,只有招商银行业务做得比较好。早几年间,招商银行发力零售,现在零售业务作为压舱石,已经颇有成效,因此获得了一批高端的个人客户。而这些客户可能是当地某些单位、企业的高管。得益于这样的的机制和体制,招行注重通过零售优势来拓展对公业务,当他们有一些授信政策支持的时候,对公业务做起来也比较方便。

在采访中,该高管连续多次表示“投放压力很大”。例如,对小微企业的投放、对个人贷款业务的开展等方面。现在第一季度,还有几个亿的对公贷款待投放。

从宏观数据来看,银行在2021年的信贷投放多是实现正增长,但有华南地区城商行副行长谈到,“2021年底,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票据利率接近零。”

2021年11月以来,市场上票据利率大幅下滑,短端已接近破零。截至2021年12月22日,1个月期限利率由11月初的2.09%下滑至0.05%,3个月期限利率由2.16%下滑至0.05%,6个月期限利率由2.19%下滑至0.21%。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反映出企业在2021年下半年以来需求较弱,贷款意愿不强,而银行为了贷款冲量,转而去市场购买票据。“银行去买票据,资金是倒挂的,因为银行面临很大的放贷压力。所以我们要看到,全年的信贷增长的数据里面,是不是要分开票据和贷款。再看看贷款里边,到底多少是支持实体经济的。”

上述股份行高管谈到,在当地的贷款市场上,主要客户分为几类:有直接融资渠道的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不是特别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一些中型的企业,恰是银行之间竞争比较大的市场。另外,监管对银行在普惠金融、小微贷款、绿色贷款等方面有要求,这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讲压力是比较大。

路建卫告诉记者,工商银行在常州给小微企业的年化利率,最低可以是LPR的标准。该中部地区股份行高管也有类似的体会,“国有银行对普惠做的贷款可以做到3.85%,我们在市场上去拼的时候,成本比他们远远高多了,国有银行吸收的个人存款比较多,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我们压力是比较大。但是,因为监管部门有考核指标,就是亏也要去做。”

房地产贷款过去在银行贷款中占比较大,但近年来政策调控下,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速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下半年以来,房贷增速已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021年以来房贷增速进一步下滑。

在该中部省份的房地产贷款市场,上述股份行高管表示,2021年房地产市场萎缩,银行在四季度的投放远低于2020年第四季度,全年总量数据也不佳。据他了解,别的银行房地产项目也是批得很艰难。而个人按揭业务,在去年经历了调整结构,业务少了很多。此前,监管对房贷控规模,要求银行个人按揭的比例不得超过多少,超过红线就约谈,造成银行在接单上面就不是那么积极。个人按揭业务在去年10月份到11月份左右才开始放松,但放松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不是立刻就能放开做起来的。“原来银行做按揭是有一个1~2个月的过程,地产项目要开盘了,银行要收集资料、了解项目……整个运营流程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存量项目消化完成,这一两个月可能就没有新增业务。”该高管表示。

不同地区、不同资质的企业面临的情况也不同,银行在加大投放力度,但也有企业主表示并不容易获得贷款。

上述西北地区农业公司董事长也很关注融资相关的政策,他告诉记者,近年国家一系列降准、降息的政策下来,虽然现在基础利率已经从之前的4点多降到现在的3点多,但是他拿到手的资金利率并没有什么变化,从2019年到现在一直都是7.6%的银行利率加1%担保的费用。国家政策在支持乡村振兴,但是作为农业产业领域公司,他并没有感受到被金融政策惠及。似乎依然觉得“融资难、融资贵”。“这几年,真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在融资上。”该农业公司董事长感叹。据他了解,身边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比较大,当地几家经营农业的企业间交流,很多都表示,很难拿到资金。当地银行放贷主要还是老思路——想要贷款,拿房产、土地抵押。

这家农业公司在当地一家国有大行有开立过公司账户,年流水达上亿元,但是公司与这家银行沟通贷款时,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希望能有房产等抵押物。这家银行是三年期贷款,后来改成了一年期,他感受到作为企业,与当地银行谈判的余地很小。

也有当地的地方性法人银行或者信用社,给予了当地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贷款。身处西北部地区,上述农业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他与来自沿海地区的企业家沟通过融资情况,渠道便捷很多。他认为当地的银行业应该多向华东、华南等地的金融机构学习,在实际放贷中更加有服务意识。

信贷需求几何 结构性矛盾何解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从今年以来的信贷投放情况看,基本延续了去年11~12月以来的特征,总体投放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非上市中小银行信贷投放有进一步走弱态势。这一现象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银行项目储备较弱,在悲观情绪影响下,微观主体风险偏好较为审慎,投资意愿明显下滑,除部分主体被动缩表外,部分主体甚至出现了主动缩表行为,导致银行“资产荒”压力加大。

从企业来看,路建卫告诉记者,他目前资金需求总量不是很大。从身边的案例来看,目前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把控比较严谨,有抵押物的情况下相对还好。因为平时业务关联,路建卫和房地产商接触比较多,他感受到2021年教育培训行业、开发商端口的企业经营都不理想。

银行方面如何看待目前市场上的信贷需求?南粤银行副行长赵俊宏对记者表示,现在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利率已经非常低,如果需求还是不足,说明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

比如,本来春节临近,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很多行业要开始备货,但赵俊宏观察到,今年很多行业例如服装、餐饮等消费领域企业不敢备货,因为担心春节期间是否会有疫情再起,或者因人员流动受限,导致消费不足。很多生产企业、销售厂家都比较保守,这对经济复苏和产业活跃的影响比较大。

华南地区是国内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赵俊宏告诉记者,2021年华南地区总体并没有受到严格管控,从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来看,其实受影响不大。但是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家投资预期、信心不足。现在很多餐饮连锁店,都是收缩、关店状态,因为对于投资开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在当前出入境受限制的情况下,进出口类的外向型经济受影响比较大。大湾区、华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占比高,目前总体压力较大。例如,外向型制造业、服务型行业受到阶段性影响。“后疫情时代,在目前的外贸的格局下,如何提高企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这都是一些比较重大的经济命题。”赵俊宏建议,如果能围绕这些命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列财政政策或者产业政策规划,再围绕这些政策进行金融的投入,预计能够创造出一些有效需求。

2022年以来,央行已经祭出“一揽子”支持工具。1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政策重点的目标是“稳”,央行将从三个方面来发力,第一点便是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

在1月17日中期借贷便利(MLF)价格下调10个基点后,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一年期、五年期LPR双双下调。

有分析人士认为,MLF和LPR下调,或并非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终点。货币宽松周期多出现经济承压阶段,一般会多次降准降息。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宽松周期,降准降息均已落地,但需求收缩下,货币或仍有进一步宽松可能,后续宽松节奏和力度或取决于稳增长效果落地。流动性宽松的同时,央行或继续运用再贷款、直达工具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重点支持。

王一峰认为,如果政策不采取强有力的刺激性举措扭转市场悲观预期,市场将会逐步形成“悲观预期—风险偏好下降—主动缩表—项目储备持续萎缩—信贷投放‘资产荒’加剧—信贷塌陷”的负向循环,届时货币政策扭转局面的成本和操作难度将更大。

在政策倡导下,银行也迅速行动。“因为我们在2021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做整体规划,当时我们规划里面有10多项指标,没有包含信贷投放的额度。近期因为国家出台政策,行内就重新的调整,把贷款的相关的指标也嵌入进去,包括长久期贷款的投放、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的投放等考核指标。”上述股份行高管告诉记者,他预计该分行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比以往10年来以都要多。

赵俊宏也表示,南粤银行在2022年会加大信贷投放,制定了优质资产投放计划。在2022年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

赵俊宏认为,当前的经济有多重因素的叠加,经济周期、供给侧改革叠加疫情,影响到经济增长、就业、财富创造的过程。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十足,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宏观政策的组合拳,共同发力,比如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方面,预计可以走出目前的瓶颈期。

从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1年期LPR已经连续两个月下调,市场预期后续依然有政策宽松的空间。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最大;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按照以往经验,降息之后大概率还将配合降准继续释放流动性。“可以感受到选择银行间的资金充裕,资金价格在几年中都是历史低位。”华南地区城商行副行长表示,在货币政策总量、价格工具和结构性工具都有使用的情况下,还没完全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这时候要思考,是否需要加大结构性调整的力度,以及在货币政策之外,是否需要财政政策或者其他拉动国内需求的政策。

原文链接:http://www.jyi.cc/news/show-189126.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金融头条】2022开年降息意味:宽松通道打开 企业感受两重天 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周慧敏最爱的歌词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