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握的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二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四是坚持循序渐进。这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勤劳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正是依靠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新征程上,我们要鼓励勤劳致富,团结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通过辛勤劳动和智慧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创新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共同富裕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和实现,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观念创新能够武装劳动者头脑,激发创造活力和发展潜能,增强致富本领;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升级改造,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制度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活力;管理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关键一环,能够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发展的普惠性、共享性,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的显著效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更大作用,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促进共同富裕,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切实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不断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共同富裕,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优化营商环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实现共同富裕等不得,也急不得。尽力而为,强调的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个目标;量力而行,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蛮干,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共同富裕是奋斗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奋斗目标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全方位提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国情国力看,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要把握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作出精准有效的判断,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同时,还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惠民生、暖民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合力,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坚持循序渐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坚持循序渐进,要求我们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有序推进、逐步深入,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步一步推进共同富裕。
从政策体系看,有关共同富裕的政策方案如收入分配方案较为复杂,需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探索试验、分阶段逐步推进;同时,时刻警惕防止“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发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从现实差距看,由于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个体禀赋差异,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同时同步同等富裕。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坚定信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立足长远、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团结奋斗、久久为功,持续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建设按下“快进键”转自:中工网
近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4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混凝土浇筑工作全面启动,这是春节后该项目迎来的第一个节点,标志着工程项目进入建设安装双高峰。
截至2022年底,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3.38亿元。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海南省输送清洁电量1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5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00万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通讯员 孔佑慈 摄
服装出口要稳“高”提“低”来源:经济日报
尽管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加之上年增长基数较高,但去年我国服装出口仍然保持优势,实现连续六年稳定增长。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众多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服装企业更是跃跃欲试。
相较于线上参展、网络洽谈,线下展览和交流来得更直接,效果更好。但是,今年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需不足更显突出,服装外贸运行将进一步承压。在此背景下,服装出口更要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性能,确保订单拿得住、拿得稳,实现服装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服装外贸企业要力促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我国服装行业近年来创新持续深化,“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特征更加明显,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及产业布局优化需求得到释放。
服装外贸企业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研发,提高相关成果在产品中的应用。同时,要强化精细加工技术研发,以高端产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装备效率、性能和数字化水平,真正实现精准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另一方面,要避免中低端产品的国际份额快速下滑。在保持出口规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挖掘贸易创新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力。
我国拥有完备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高效的供应链,也具有软硬件综合优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成本劣势。比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对快速反应和柔性生产要求较高,近几年正是依托我国灵活高效且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基础得以迅猛发展。服装外贸企业要以“产业链”思维为引领,通过强链固链延链,全面强化产业链整体合力,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信心点亮未来。应该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已具备明显竞争优势,为全球纺织产业链的稳定贡献着力量,在亚洲供应链中更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我国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将为今年稳外贸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一些服装外贸龙头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季度,全年生产经营顺势递增佳绩可期。
也要看到,随着服装外贸企业全球合作日益广泛,在海外市场也面临不少挑战。除了把产品做得更好,更需更新贸易模式,发展新业态,如布局全球营销渠道、海外仓储、展览展示、物流配送等全链条服务。中国服装行业坚定信心、提升质量和服务,一定能赶上外贸的下一个风口,扬帆起航。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